1、擇優選取水泥品種,并做好適應性檢驗
根據GBJ113—87《液壓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滑模施工中水泥的品種應選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作膠結料,要求水泥具有足夠的富余強度,并且是低堿性的。滑模施工由于其條件的限制,冬季不宜進行,所以在夏季、秋季施工較多。此時氣溫較高,水泥的水化、凝結、硬化速度快,所以,施工時要向混凝土拌合物中摻加一定比例的緩凝減水劑(木質素磺酸鈣減水劑.為適用),以達到減少用水量、延緩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增強混凝土密實性、耐久性的目的。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水泥與緩凝減水劑的適應性問題,如果水泥是用硬石膏或氟石膏作調凝劑的,木質素磺酸鈣減水劑的摻入不但不起緩凝作用,而且還會使水泥混凝土出現速凝現象。所以在滑模施工前,技術人員應對水泥廠的水泥的礦物組成及調凝組分進行調研,分析該品種(水泥)的特性,符合要求后,才能進廠使用。
2、減水劑摻量與施工坍落度的選擇
室外氣溫的高低對混凝土坍落度的經時損失有很大的影響。如表1所示,3個工程施工現場的溫度都在25℃以上,這時混凝土拌合物自攪拌機出盤至澆注地點, 拌合物坍落度的經時損失很大。因此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白天施工時,在混凝土中摻入0.15%(水泥重量計)木質素磺酸鈣減水劑;夜間施工時,摻量為 0.1%,澆注點處的混凝土坍落度實測值控制在50~70mm為佳。
3、減水劑摻量與混凝土澆注
運輸高度的關系緩凝減水劑摻量還與建筑物澆注時的運輸高度有著密切關系。如混凝土拌合物從攪拌機出料后,經過一段時間,運送到混凝土澆注料斗中,又經過一段時間,運送到某一高度進行混凝土的澆注,這樣一次次的運輸澆注,每澆注一個澆灌層,其時間不應超過1h,否則混凝土坍落度的經時損失過大,以致影響混凝土澆注成型的滑升質量。緩凝減水劑的摻量與混凝土澆注運輸高度的關系如表2所示。
4、混凝土出模強度的確定與控制
根據GBJ113—87《液壓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的規定,混凝土的出模強度宜控制在0.2~0.4MPa。如何準確地判斷混凝土出模強度所需的時間, 我們在現場對混凝土拌合物成型后1、2、3、4、6h的強度進行測試(采用1臺50kN的小型壓力機),其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可見,3個工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25,混凝土中摻入緩凝減水劑,其初凝、終凝時間基本滿足施工技術要求,并且水泥對緩凝減水劑也均有較好的適應性。混凝土成型在3~4h時, 混凝土試塊表面有朦朧的膠狀液出現,經過拆模,測試大部分混凝土強度值在0.2~0.4MPa之間,基本符合規范要求。每層的滑升時間基本上確定在澆注完畢3h后。
5、施工體會
(1)滑模煙囪施工中,盡量不要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這是因為礦渣水泥具有較大的泌水性和干縮性,而且抗凍性及耐久性較差。選用的粗集料以變質巖碎石為佳。
(2)水塔滑模施工時,要使水塔筒身具有足夠的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混凝土.好提高1個等級。